二元关系
Definition:对集合 和 , 的任一子集 称为 到 的一个 二元关系. 若 ,可记作 ;若 ,可记作 。
特殊地,当 时, 的任一子集称为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。二元关系可简称为关系。
Example:用描述的方法定义二元关系,例如:
Example:定义集合的真包含关系和包含关系:
Definition:若 且 , 是 个集合,则 的任一子集称为 到 上的一个 元关系。
Definition:特殊的关系
恒等关系 .
全域关系 .
空关系 .
Definition:定义域、值域、域。
. 即左边的一项组成的集合。
. 即右边的一项组成的集合。
. 即所有讨论的元素组成的集合。
Lemma:对 到 的关系 ,如果 ,则 .
Proof:.
关系矩阵和关系图
Definition:关系矩阵 ,其中 .
Definition:关系图。 连边 .
关系的逆、合成、限制和象
若 :
Definition(关系的逆): 的逆 为 到 的关系:
仅仅交换了二元组 的顺序。可知 .
Definition(关系的合成):, 与 的合成 为 到 的关系:
可以看成是 作用在 上。
Definition(关系的限制): 在 上的限制 是从 到 的关系:
关系的限制也是一个关系,但是限制关系左端只能是 中的元素。
Definition(关系的象): 在 下的象 为集合:
从 出发, 中能到达的元素的集合。
Example:例如,.
我们可以用 关系矩阵 再来表示关系的逆和关系的合成。
.
.
为什么是反的,因为关系矩阵里面行代表左端元素,列代表右端元素,同时,矩阵乘法里面的乘法用析取替代.
Theorem(关系的逆的性质):
我们还可以发现 ,.
Theorem(关系的合成满足结合律):
若 ,则:
就像矩阵乘法,满足结合律,但是通常不满足交换律。
Proof:
Theorem: 关系的合成的性质。
对于 , 有:
.
.
是因为对于任意的 ,有:
而对于交集的情况,仅仅是包含关系,是因为两个 "z" 不一定相同。
对于 ,,有:
.
.
Theorem:象的性质。
.
.
.
.
.
Proof:证明性质 2,对于任意的 ,有:
证明性质 3,对于任意的 ,有:
关系的性质
关系的性质,我认为从一些常见的运算引入,比较容易理解,先给出一系列定义。对于一个关系 。
若 ,则称 是 自反的;
若 ,则称 是 非自反的。
对于 上的关系 ,若 ,则称 是 对称 的;
若 ,则称 是 反对称 的;
不能说 .
若 ,则称 是 非对称 的。
对于任意的 ,若 ,则称 为 上的传递的关系。
性质 | 定义 | 关系矩阵 | 关系图 |
---|
自反关系 | | 对角线全为 1 | 每个节点都有自环 |
非自反关系 | | 对角线全为 0 | 每个节点都没有自环 |
对称关系 | | 对称矩阵, | 每条边都有反向边 |
反对称关系 | | 对角线可以为 0,1;非对角线的对称位置不能同时为 1. | 每条边都没有反向边,但是可以有自环 |
非对称关系 | | 对角线全为 0;非对角线的对称位置不能同时为 1. | 每条边都没有反向边,不可以有自环 |
传递关系 | , | ; 里面 1 的位置在 里面也为 1. | 若 到 存在长度为 的路径, 也有连边。 |
关注具体的运算:
"=" 运算,是自反的,对称的,传递的。
是因为 ;;.
"<" 运算,是非自反的,反对称的,非对称的,传递的。
是因为 ; 不成立;;.
"" 运算,是自反的,反对称的,传递的。
是因为 ;;.
"" 运算,是自反的,反对称的,传递的。
是因为 ;;.
Definition(自反、非自反):对于 上的关系 :
若 ,则称 是自反的;
若 ,则称 是非自反的。
Example
恒等关系 和全关系 都是自反的。集合 的幂集 上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自反的。这些关系都不是非自反的。
在 非空集合 上的空关系 是非自反的,在集合 上的小于关系 是非自反的,在集合 的幂集 上的真包含关系 是非自反的。这些关系都不是自反的。
Q: 空集合 上的空关系 是自反的。
Q: 为什么定义域选为 ?
存在既不是自反的,也不是非自反的关系。例如,,.
自反关系的图形解释(绿色表示一定存在该关系,红色表示一定不存在该关系,灰色表示不关心)
非自反关系的图形解释:
在非空集合 上,不存在既是自反的,又是非自反的关系。
Definition:对称、反对称、非对称。
对于 上的关系 ,若 ,则称 是 对称 的;注,也等价于 .
等价表述: 是对称矩阵, 之间互相连接有向边 和 或者没有连边。
若 ,则称 是 反对称 的;
等价表述: 是反对称矩阵(对于 ,), 之间互相连接有向边 和 时,。
若 ,则称 是 非对称 的。
空关系 是对称的、反对称的、非对称的。
存在既不是对称的,也不是反对称的关系,例如 ,.
Definition:传递关系。
对于任意的 ,若 ,则称 为 上的传递的关系。
恒等关系、全关系、空关系都是传递的。也可以表述为 .
一些结论:
是 上自反的关系,则 也是 上自反的关系。
证明比较容易。
是 上对称的关系,则 也是 上对称的关系。
可以利用对称矩阵的性质,也可以利用定义:
是 上传递的关系,则 是 上传递的关系。但是 不一定是传递的关系。
对 上的关系 ,则
是对称的 . 是因为 .
是反对称的 .
先证明 ,假设 是反对称的,
所以 .
再证明 ,假设 ,我们想要证明 是反对称的,即 ,从这个条件出发:
因此得证。
关系的闭包
多个关系的合成(关系的幂)
Definition(多个关系的合成)
对于 上的关系 ,,关系 的 次幂 定义如下:
.
.
Lemma(关系的幂存在循环节):设 是有限集合,, 是 上的关系,则存在自然数 ,使得 ,其中 是 的 次合成。
Proof:对于 , 都是 上的关系,它们都是 的元素,因为 ,所以 。
则 有 个,根据鸽笼原理,即存在 ,使得 .
Lemma(幂次的性质):设 是有限集合, 是 上的关系, 是非零自然数,则:
.
.
Proof:
对于任意的 ,归纳 ,
时,
假设 时结论成立, 时,.
对于任意的 ,归纳 ,
时,.
假设 时结论成立, 时,利用刚刚 1 的结论,有:
.
Lemma(循环相等的性质):设 是有限集合, 是 上的关系,若存在自然数 ,,使得 ,则:
,其中 是任意的自然数。
,其中 是任意的自然数, 是任意的自然数,.
令 ,则 的各次幂都是 的元素,也就是对于任意的自然数 ,有 .
Proof:
.
若 ,由 的定义,;
若 ,则 ,一定存在自然数 ,使得 ,其中 ,于是 ,此外有 .
因此,.
闭包的定义
Definition(闭包):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如果有 上的另一个关系 ,满足:
是自反的(对称的,传递的),
,
是 上满足 1 和 2 的关系中最小的一个。也就是说:
则称关系 为 的自反闭包(对称闭包,传递闭包),记作 ()
另一种理解方式,在 的关系图中加入最少的边,使得其称为自反(对称,传递)的,即使自反(对称,传递)闭包。
闭包的性质
Lemma(闭包的性质):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 不变性:
是自反的 .
是对称的 .
是传递的 .
Proof:抓住“最小”超集合的概念即可。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若 ,则有 包含关系:
;
;
.
Proof:抓住“最小”超集合的概念即可。例如:
因为 ,和 ,有 :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 并集的关系:
.
.
.
Proof:因为 和 都是 上自反的关系,所以 是 上自反的关系,有 ,因此 是包含 的自反关系,所以 . (最小关系的性质)
而另一方面,,且 ,则有 .
因此,.
但是,对于 而言,不一定满足 是 上传递的关系,因此,只能说 .
闭包的构造方法
Lemma(闭包的构造方法)
构造自反闭包 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 .
构造对称闭包 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 .
构造传递闭包 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 .
Proof:
首先,因为 ,所以 是自反的。
再设任意关系 ,需要证明
若 ,则 或者
如果 ,则因为 ,有 .
如果 ,则 ,因为 是自反的,.
因此 . 所以 .
对于 ,则
,则 .
,则 .
因此 . 是对称的。
设任意关系 ,需要证明
若 ,则 或者
如果 ,则因为 ,有 .
如果 ,则 ,因为 ,所以 ,再因为 是对称的,所以 .
因此 ,所以 .
对于 ,有 ,所以 .
再证明 .
Lemma( 可以有限构造出)
为非空有限集合,, 是 上的关系,则存在一个正整数 ,使得:
Proof:因为关系的幂存在循环。从图论的角度理解,从一个点出发,到另一个点,最短路最长为 .
Algorithm(Warshall)
令 表示矩阵 第 行第 列的元素;
令矩阵 .
令 .
对 ,如果 ,则对 ,令:
.
如果 ,则转到 3,否则停止。
闭包的性质
Theorem
若 是自反的,则 是自反的;
若 是对称的,则 是对称的;
若 是传递的,则 是传递的。
Proof:
等价于,如果每个点都有自环,则自环在 中都能保持;
等价于,加入自环,不破坏对称性;对于无向图来说,如果 能到 ,则 也能到 .
Theorem: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有:
.
.
.
Proof:利用闭包的构造方法。
也就是说,如果把一个有向图变成无向图,则可能出现新的“联通关系”
等价关系和划分
常见的等价关系:
等于关系,相当于恒等关系 ,一个数就是一个等价类;
谓词公式的等值,一个等价类有无穷多种谓词公式;
模 同余, 就是一个等价类。
全关系 ,只要属于 统统等价, 是一个等价类。
等价关系、等价类
Definition(等价关系)
对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如果 是自反的、对称的和传递的,则称 是 上的等价关系。
等价关系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中的表示:
在关系矩阵中,表示为一个一个正方形。为什么呢?自反关系保证了对角线上一定都存在关系,对称关系保证了矩阵一定对称,传递关系保证了任意“直角型”,其顶点 一定属于矩阵。因此只能是一个是一个一个正方形。
如果不存在传递性,只能是一个对称矩阵,如果不存在对称性,只能由一个一个阶梯型构成。
在关系图中,表现为关系图由一个一个全联通图组成。
Definition(等价类)
是非空集合 上的等价关系,对于任意的 ,令
称集合 是 关于 的 等价类。
Theorem(等价类满足的性质)
,且 .
若 ,则 .
若 ,则 .
.
Proof:
显然;
先说明 ,因为等价关系具有对称性,因此 ,有:
同样,可以说明 ,因此 .
若 且 ,则 ,因此,当 且 ,有 :
因此, .
对于任意的 ,则有 ;
反之对于任意的 , ,则有 ,所以 .
因此,.
Definition(商集)
是包含了 所有可能的等价类的集合。例如,设 是 1 到 7 的整数, 是同余 3 的关系,则:
划分
引入,对于 这个集合,我们想要不重不漏地将其划分为集合 ,思考怎么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合法的划分。
Definition(划分、划分块)
对于非空集合 ,若存在集合 满足下列条件:
;(不能凭空出现 以外的元素)
;(不存在空集)
;(不漏)
;(不重)
则称 为 的一个 划分,称 中的元素为 的 划分块。
Theorem(商集是划分)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等价关系 , 的商集 就是 的划分,它称为由等价关系 诱导出来的 的划分,记作 .
Proof:利用等价类的性质。
Lemma(通过等价关系构造划分)对非空集合 的一个划分 ,令 上的关系 为:
则 为 上的等价关系(验证是否满足自反性、对称性、传递性),它被称为划分 诱导 出来的 上的等价关系。
Lemma(等价关系和划分一一对应)对非空集合 的一个划分 和 上的等价关系 , 诱导 当且仅当 诱导 .
先证必要性 若 诱导 ,且 诱导 ,对任意的 ,设 在 的划分块 中,也在 的划分块 中,若要证明 ,则需要 . 再取任意 ,有:
因此 ,由 的任意性,.
再证明充分性 若 诱导 ,且 诱导 ,对于任意的 ,有:
相容关系和覆盖
Definition(相容关系)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关系 ,如果 是自反的,对称的,则称 为 上的相容关系。
从图论的角度看,每个顶点都有自环,且没有有向边,都是无向边。
Definition(相容类)
对于 ,如果 中任意两个元素 和 都有 ,则称 是由相容关系 产生的相容类,简称相容类(也就是一个团)
Definition(最大相容类)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相容关系 ,一个相容类,若不是任何相容类的真子集,称为最大相容类,记作 .
最大相容类的性质:
从图论的角度看,就是最大子团。
Theorem(最大相容类的构造)对于非空有限集合 上的相容关系 ,如果 是一个相容类,则存在一个最大相同类 ,使得 .
Proof:不断加入和 每个元素都相关的元素集合,至多只需要构造 步。
Lemma(每个元素都有对应包含的最大相容类) 从相容类 出发即可。这样的最大相容类不唯一,因为选择元素的序列可能不同。
Definition(覆盖)
对于非空集合 ,如果存在集合 ,满足下列条件:
;
.
.
则称 为 的一个覆盖,称 中的元素为 的覆盖块。
Examples.
一个划分是一个覆盖,但是一个覆盖不一定是一个划分;
对于非空集合 上的相容关系 ,最大相容类的集合是 的一个覆盖,称为 的 完全覆盖,记作 ,且 是唯一的。
由 上的一个相容关系 ,可以确定 的完全覆盖 .
用覆盖的子集的笛卡尔积(也就是子集的完全图)求并,得到的关系,是相容关系。
不同的覆盖可能确定相同的相容关系,比如:
偏序关系
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
Definition(偏序关系)
定义一个偏序集 是一个集合 和一个偏序 组成的二元组。满足以下性质:
(自反性).
(反对称性).
(传递性).
偏序关系 需要满足自反性、反对称性、传递性。
Definition(拟序关系)
拟序关系 需要满足非自反性、传递性。
反对称性: 为假。因此,拟序关系也符合反对称性。
Lemma(拟序关系和偏序关系的相互转换)
也就是有没有取等:
因此,拟序关系和偏序关系的区别只是自反性。
Examples 可以验证,
对于集合 来说 是一个偏序集。主要根据集合包含的性质。
整数上的整除关系是一个偏序。给定 ,定义 当且仅当 ,则 是一个偏序集。证明,可以将整数用其所有因数组成的集合表示,可以转换为集合包含的关系。例如:
Hasse 图
我们用 Hasse 图来直观地表示一个偏序集,如果 且不存在中间元素 使得 ,则从 到 连边;也就是 不画自环 和 传递关系得到的有向边。
Definition(盖住关系):对于偏序集 ,如果 ,且不存在元素 使得 且 ,则称 盖住 , 上的盖住关系 定义为:
Example:集合 上的整除关系 是 上的偏序关系,则 上的盖住关系 为:
结论:对于自然数来说,若 盖住 ,则 为质数。
例如 的 Hasse 图:
一个偏序集可能不存在最大和最小元素。
例如 上的整除关系,4,5,6 都是极大元素,但是没有最大元素。
例如 ,最大元素和极大元素都是 .
Definition(最大最小元,极大极小元)
若 ,则称 为 的最小元;
若 ,则称 为 的最大元;
若 ,则称 为 的极小元;
若 ,则称 为 的极大元。
通俗的解释,如果 和 中其他元素都有关系,而且都小于等于/大于等于它们,则称为最小/最大元;(要求比较严格,必须能够比较)
如果 和 中有关系的元素比较,都小于等于/大于等于它们,称为极大/极小元。
Lemma(最大最小元存在必唯一)
Proof 假设 都是 的最大元,则 ,且 ,因为反对称性,所以 .
Lemma(最大最小元是极大极小元)
Proof 假设 是 的最大元,则 ,因为 ,所以 . 因此是极大元。
Definition(上(下)确界)
对偏序集 ,且 ,进一步定义:
若 ,则称 为 的上界(即大于等于 中所有元素的元素,不一定存在)
若 ,则称 为 的下界(即小于等于 中所有元素的元素,不一定存在)
若集合 ,则 的最小元称为 的上确界或最小上界;(不一定存在,如果存在必唯一)
若集合 ,则 的最大元称为 的下确界或最大下界。(不一定存在,如果存在必唯一)
Definition(全序关系)
对于偏序集 ,如果 是反对称的,则称 是全序关系。
Definition(良序关系)
对于偏序集 ,如果 的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,则称 为良序关系,称 为良序集。
是全序集,也是良序集;
是全序集,但是不是良序集。
Proof(一个良序集一定是全序集)
只需要证明任意两个元素 可比较,构造 ,根据良序集的性质,它有最小元 或 ,所以 或者 ,因此 是全序集。
Proof(一个有限的全序集一定是良序集)
假设偏序集 是有限的全序集
对于任何有限的非空子集 ,如果不存在最小元,则存在 ,使得 无关系,和全序集矛盾。
Theorem(Zorn)
对于一个非良序的集合,可以 定义 集合上的一个全序关系,使该集合成为良序集。
任何集合都是可以良序化的。良序定理、Zorn 引理、选择公理三者等价。
例如, 不是良序集,但是在 上定义全序关系 为:
则最小元是绝对值最小的那个, 的最小元是 0, 是良序集。
Definition(区间)
在全序集 上,对于 ,则:
,称为 到 的闭区间;
. 称为从 到 的开区间;
定义半开区间……
Definition(链)
对于偏序集 ,如果 是链,即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可比较的,则称 是 的一个链。
Definition(反链)
对于偏序集 ,如果 是反链,即 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可比较的,则称 是 的一个反链。
Definition(链和反链的长度)
对于偏序集 ,如果 是链,且 ,则称 是 的一个 链;如果 是反链,且 ,则称 是 的一个 反链。
Definition
都不是唯一的。
Definition 个偏序集的 宽度 则被定义为其中最大反链的大小。
从 Hasse 图理解这件事情
是链(在 Hasse 图上不一定连续)
是极大链,同时也是最大链。
是极大反链;
是极大反链,也是最大反链。
链划分和反链划分
Definition
链划分(不重不漏地覆盖)一些不相交的链的集合 满足并集恰好为 ,且对于任意 .
类似定义 反链划分。
Theorem 任何偏序集最小反链划分的大小等于其高度。
证明类似于一层一层剥下来。
Theorem 任何偏序集最小链划分的大小等于其宽度。
我们对谁归纳?. 前提是,命题对小于 的偏序集都成立……
关系的计数
若 ,则:
定义在 上的所有关系一共 种;
自反关系一共 种(固定了对角线元素);
对称关系一共 种;
反对称关系,对于 ,其合法取值只有 三种,而对于 ,取值没有限制。因此一共:
种;
非对称关系,需要对角线上全为零,一共 种。
等价关系,枚举分为 个等价类,一共 种。递推表达式为:
传递关系、偏序关系的计数比较困难。可以去 OEIS 搜一下。
关系性质的保持
问: 上的关系 取逆/交/并/合成/平方是否能够保持自反性、非自反性、对称性、反对称性、传递性。
| | | | | |
---|
自反 | 可以 | 可以 | 可以 | 可以 | 可以 |
非自反 | 可以 | 可以 | 可以 | 不可以(24) | 不可以 (25) |
对称 | 可以 | 可以 | 可以 | 不可以(34) | 可以 (35) |
反对称 | 可以 | 可以 | 不可以(43) | 不可以(44) | 不可以(45) |
传递 | 可以 | 可以 | 不可以(53) | 不可以(54) | 可以 (55) |
反例及说明:
(24). ,. 发现了 出现在 中。
(25). ,. 发现了 出现在 中。
(34). ,,.
(35). 事实上,任何额外满足 的关系都可以保持对称性。
(43). ,.
(44). ,,.
发现了 和 同时出现在 中。
(45). ,. 发现 和 同时出现在 中。
(53). ,.
(54). ,.
则 。
Theorem (55):若 是传递的关系,则 也是传递关系:
Proof:
往年题目
假设加入了 这个元素,我们考虑 和哪些其他元素分在了一个等价类,假设还有其他 个元素被分在一个等价类,这 个元素的取法有 种,剩下 个元素,又可以有 种等价关系。因此:
化为题目要求的形式,也就是:
可以写出前几项:
称为贝尔数列。
还可以通过第二类斯特林数求出其通项,
第二类斯特林数(斯特林子集数),也可记做 ,表示将 个两两不同的元素,划分为 个互不区分的非空子集的方案数。
递推式
边界是 。
考虑用组合意义来证明。
我们插入一个新元素时,有两种方案:
根据加法原理,将两式相加即可得到递推式。
通项公式
根据定义,我们有:
设分别用符号 、 表示集合 上的线序(拟序),则在笛卡尔积 上定义二元关系 如下:
请证明 也是一个线序关系。
具有非自反性,因为 且 均不成立。
具有传递性:
假设 且 ,则:
且 成立,根据 的传递性,有 ,因此 .
且 成立,则 成立,因此 .
且 成立,则 成立,因此 .
且 成立,则 成立,因此 .
综上, 具有传递性。
因此, 是一个线序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