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
1.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证明与计算
极限/连续的定义:条件放大(在一个空心邻域内),适当放大(使得函数仍为一个无穷小量,形式简单),保留 在分子上。
Taylor公式 也可以用。
极限运算性质。
换元变化为一元函数极限。
初等函数连续。
2. 判断极限不存在
取不同路径。
两个二次极限(累次极限)都存在但不相等。
注意:两个二次极限均存在且相等不能推出二元极限存在。
二、偏导与可微
1. 可微的定义
设 。若 在 的内点 处的全增量 可表示为:
其中 ,则称 在 处可微,线性部分 为 在 处的全微分,记为:
注 (1): 仅与 有关。
注 (2):可微的定义用极限描述:
存在 ,使得:
2. 连续、可导、可微之间的关系
定理1 (可微的必要条件):若 在点 处可微,则 在该点处关于 均可偏导,且在全微分定义中 。
注 (1): 的全微分可以记为 。
注 (2):二元函数可微的判断:验证下式是否为0
注 (3):一看连续,二看偏导,三看偏导数连续,四看定义。
定理2 (可微性的充分条件):若 的偏导数 在 处二元连续,则 在 处可微。
注:条件充分而非必要。
3. 多元函数在一点的导数
按定义。
。
连续,则 。
4. 要用定义计算偏导数的函数
抽象函数
分段函数
5. 多元复合函数
6. 隐函数
确定隐函数类型。
偏导法(例如 是 的函数),全微分法(变量等价)。
7. 高阶偏导数计算
8. 方程变换
函数关系理顺。
复合函数的偏导数和高阶偏导数的计算。
9. 方向导数
定义
在点 沿方向 的方向导数定义为:
记为 或 。
方向导数的定理
设 在 处可微,则 在该点处沿任意方向 的方向导数存在,且有:
类似地,三元函数 可微,则在 沿 的方向导数为:
注:单个点的方向导数最好用定义做,少用定理。
10. 梯度
定义
设 在点 处可微,称向量 为 在 处的梯度,记为 或 。
梯度 的模(长度)为 。
引入算子记号(称为哈密顿算子或者向量微分算子),则梯度可记为 或 。
三元类似。
意义
简化方向导数的计算 (函数在该点处可微)
找到函数值增长/下降最快的方向
注意:最大值是向量模长,要开根号。
三、极值与最值
1. 计算极值的步骤
由 解出驻点。
在驻点处计算 ,并判断 的符号,利用定理确定极值点和极值。
注:如果 ,尝试特殊路径、因式分解、Taylor高阶展开等方法。
2. 条件极值
处理方法
将问题转化为无条件极值问题(未必都可以)。
Lagrange乘数法
利用Lagrange乘数法求函数 在条件 下的极值步骤如下:
明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,构造Lagrange函数 。
从方程组 (即 ) 中解出可疑极值点 。
考察 是否为极值点。
条件是: 的隐函数存在。
当问题存在条件极值,而方程组解唯一时,该点必为极值点,否则应另行讨论。
注意:
在构造Lagrange函数时,需要灵活地构造。
有几个条件就可以设几个拉格朗日乘子。
例:在椭球 内嵌入有最大体积的长方体(各面平行于坐标面)。
分析:等价于求函数 的最大值,或函数 在条件 下的极值问题。
3. 条件极值的充分条件
考虑目标函数 ,约束条件 的极值问题。
条件:在 某邻域内,。
L-函数:。
由 。
定义Hesse矩阵:
判别法:
正定时, 为极小值。
负定时, 为极大值。
步骤:
按Lagrange乘数法求出可能的极值点 。
关于Lagrange函数构造 处的Hesse矩阵。
判断Hesse矩阵的正定性:
为正定阵时, 在 处取极小值。
为负定阵时, 在 处取极大值。
不定时, 不是极值点。
引进Lagrange函数,函数 的条件极值问题转化为了 Lagrange函数 的无条件极值问题。
4. 计算最值的步骤
确定驻点、不可导点和边界点(边界点包括边界上一元函数的极值点和端点)。
比较这些点函数值的大小。
总结:
内部 极值点。
(边界)上 退化后的一元函数最值点。
比较所有候选点的函数值。
注:
四、多元函数泰勒公式
1. 多元函数泰勒公式
设 在 某邻域内有 阶连续偏导数,则在该邻域内任一点 处恒成立:
其中 。
2. 多元函数的微分中值定理
若 在凸区域 上可微,则对D内任意两点 和 ,存在 :
注:此处的 是个凸域,即 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均在 内。
3. Taylor用于放缩
五、偏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
1.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
参数方程的情况
曲线
一般式方程(曲面交线)的情况
空间光滑曲线
在 处的法平面方程为:
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:
2. 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
隐式方程的情况
光滑曲面
过 点的切平面方程为:
过 点的法线方程为:
注:特别地,曲面 在 处的:
切平面方程为:
法线方程为:
参数方程的情况
曲面
点处的切平面方程:
点处的法线方程:
注意:面对曲面/曲线的切(法)平面/法(切)线垂直或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或直线的情况,注意向量到底是互相平行的还是互相垂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