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极值、最值、条件极值
边界上的最值问题(参数化、一元函数最值问题、条件极值)
理清谁是目标函数,谁是条件
二、二重积分的定义
例1:计算极限 .
分析:利用重积分的定义将二重和式极限问题转化为累次积分。
注意:
三、二重积分的计算
技巧:线性性、积分区域划分、变量替换、对称性等
例1:计算球体 被圆柱 所截得的那部分体积。
分析:由对称性,计算第一卦限内体积再 4 倍之。
极坐标变换下,积分域 的圆弧边界曲线化为 .
注意:在此处涉及到开方运算,如果不利用对称性将 范围调整在 内就会出现错误答案。因此建议先用对称性化简积分。
例2:计算闭曲线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。
分析:积分域画不出怎么办?分析推出积分上下限。由对称性,计算第一象限内区域面积再 4 倍之。
令 .
代入方程得:
故 .
由 可得 .
四、重积分的综合应用
1. 积分相关的极限问题
下面给出两道例题:
例1:设 ,求极限 .
解:由积分中值定理,因 在有界闭区域 上连续,则在 上至少存在一点 , 使得:
即
当 时,区域 收缩到点 ,因此点 也趋于 。而由于 连续,故:
例2:计算极限 .
解:
2. 积分方程问题
常见的积分方程:
由定积分定义的积分方程
由变限积分函数定义的积分方程
直接求导转化为微分方程。
隐藏初始条件(上下限相同时积分为0)。
注:三种变上限积分的求导方法:
能移出积分号的移出积分号(拆分凑并)。
把被积函数中的与积分无关变量通过变量替换变换到上下限中。
莱布尼茨积分法则:
若 ,则
而当积分上下限为常数时,公式简化为:
下面给出两个例题:
例1:已知二元函数 满足 , 满足 ,求 .
解:
求解 f(x,y):
在积分 中,令 ,则 。
当 时 ;当 时 。
于是原方程变为 。
两边对 求偏导,得 。
这是一个关于 的常微分方程,解得 。
代入 到原方程中,得 。
又 ,所以 。
故 。
求解 g(x,y):
由 ,积分得 。
再求 的偏导:。
而已知 ,则 ,积分得 。
所以 。
由 ,得 。
故 。
求极限:
例2:若 在 上连续,且 ,求 。
解:
令常数 。
则方程变为 ,即 。
将此表达式代入 的定义中:
其中 。
。
。
代入得:
整理得 ,即 。
解得 。
所以 。
3. 对称性的应用
运用轮换对称性+奇偶性简化计算/处理不能用常规手段解决的积分。
下面给出两个例题:
例1:设 是 上的正值连续函数。计算 .
分析:利用轮换对称性。积分区域 关于直线 对称。
记 和 。
由于区域 关于 对称,交换 积分值不变,所以 。
又因为 。
所以 。
因此 。
例2:设正方形区域 被对角线分为四个区域 ,。求 。
分析:被积函数 。由于 在 上是偶函数且大于0,所以积分的符号完全由 决定。
在 的区域 ( 和 ),,所以 。
在 的区域 ( 和 ),,所以 。
因此最大值在 和 之间。比较 和 即可。
由于 是关于 轴对称的,比较 和 上的积分,相当于比较在 固定的情况下, 在不同 区间上的积分。由于 在 $$ 上递减,离 $y$ 轴越近值越大。$D_1$ 区域更靠近 $y$ 轴,因此 $I_1$ 对应的积分值更大。
答案:A. (假设是包含正y轴的区域)。
4. 重积分的变上限积分求导
思路:
先拆解,自变量到底是谁,明确函数构成。
换序 / 套变上限积分求导公式。
例:若 连续, ,求 .
法一:换序处理
积分区域是 ,交换次序后变为 。
根据变上限积分求导法则:
所以 。
法二:莱布尼茨积分法则
令 。则 。
所以 。
5. 积分计算
例:计算 ,其中 V 是由曲面 所围区域。
分析:
确定积分域:
计算积分:
六、其他重要概念(摘要)
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高阶偏导数的计算、方程转化
隐函数的存在性及隐函数求导
方向导数与梯度
可微、方向导数、可偏导、连续之间的联系。
方向导数:
用公式之前需要确定函数在该点处是否可微,不可微的话只能用定义。
用公式时记得把方向向量单位化。
多元微分学在几何中的应用
极值问题
隐函数极值问题:解决隐函数的极值问题时,隐函数方程本身也是一个约束条件。
H=0时极值点的判断:
综合性强的题目 (泰勒/全微分定义的应用)
连续性
偏导数
全微分